发布时间:2025-02-05
发布时间:2025-01-21
发布时间:2025-01-03
2024年12月27日,《预拌混凝土信用评价管理规范》、《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宣贯会议在南昌市顺利召开。会议以“信用为魂,质量为本”为主题,面向行业重点企业集中宣贯《预拌混凝土信用评价管理规范》、《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解读。江西省工信厅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宋冬生、秘书长熊珂、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省建材院有限公司和质检站有限公司和生产企业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认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当前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信用为魂、质量为本”。这既是行业和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然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编制信用评价和试验室两个地方标准的初衷。信用评价标准是全国第一个融合诚信、质量、生产、安全、绿色、数字化六大管理于一体的省级地标,将信用作为主线,在突出质量、安全、绿色的同时,创新加入数字化标准,使“信用为魂、质量为本”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全领域,对扭转行业传统低端印象将会发挥极大作用。试验室标准是全国第一个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三合一的省级地标。它们的颁布实施,意味着行业发展正在向更高水平的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迈进。会议指出,此次集中宣贯目的就是要通过标准引领,强化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引导和推动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为大家走出寒冬、拥抱春天提供方向和路径。现在离正式实施不到半年时间,需要各级各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省工信厅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围绕行业关注的难点,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标准评价成果的运用,加快低效产能、非法站点等清理整治,推动行业真正规范、安全、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省协会、省建材院要协同地市工信部门、协会组织,进一步强化标准宣贯,创新宣贯方式,推动标准切实落地落实。各生产企业要牢固树立“信用为魂、质量为本”的意识,积极组织员工学习标准、熟悉标准、使用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6
发布时间:2024-10-18
发布时间:2024-09-23
十年磨一剑,砥砺新征程。9月6日上午,第十届“井冈山论坛”重回故地,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幕。论坛深入学习领悟“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以“厚植新质生产力,助力混凝土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聚焦低碳混凝土发展技术、评价和应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精英人士围绕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井冈山论坛的创立,是以“井冈山精神”为遵循,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助推行业升级发展。十年来,近200名资深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论坛活动,发布300余篇专题论文,聚集前沿热点和最新动态,提出大量真知灼见,积极应对行业挑战、破解发展困局,成果丰硕多样,影响深远广泛。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飞,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项目服务处处长王亚峰,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宋冬生,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青亚,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谢东等领导嘉宾及行业同仁共计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主持。吴文贵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十年努力,“井冈山论坛”已成为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的最大宗应用材料,是“中国建造”品牌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更面临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预拌混凝土行业面临着周期性、趋势性以及结构调整带来的多重压力,企业应当如何度过这一历史时期?吴文贵指出,一要解决现金流问题,通过“遏制增量减少存量”走出应收账款困境;二要解决盈利能力问题,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三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改造,充分发挥行业消纳固废的产业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固废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加快数字化与绿色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董文珠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井冈山论坛”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表示,论坛已成长为全国混凝土产业技术领域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享发展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平台,对持续助力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董文珠指出,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力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全国产量从2013年11.7亿立方米增长至2023年26.9亿立方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产能过剩、行业内卷、账款拖欠、创新不足等困局亟需化解。我们要以产业思维谋划行业发展,以创新手段突破产业瓶颈,以绿色理念改变增长方式,全力构建政策、标准、技术、要素配置“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行业步入更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柴文忠作《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报告,他围绕城乡规划调整和城市减量发展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以及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对混凝土技术进步的需求,工业园区(厂区)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混凝土企业转型升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化支撑混凝土企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王启宇分享了《“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NO.2020YFC1909900)的拓展应用》报告,围绕混凝土搅拌站废浆再生利用提出解决方案,对比探讨多种废浆处置、利用的最佳方案,介绍了部分措施的误区,并针对性给出意见,助力企业固废处理提质增效。易臻伟作《二氧化碳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报告,从二氧化碳矿化混凝土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浙江大学技术路线与特点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浙江大学对该技术的思考研究与实践成果。他表示,该技术未来将向着适配性更强,高整合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原位矿化发展,建议加强二氧化碳排放和利用相关的计量与标准顶层设计与协同联动。杨思忠以《预制混凝土构件碳排放因子全因素计算研究》为题,介绍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调研,开展的预制构件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提出预制构件全因素碳排放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等因素对预制构件碳排放的影响,首次采用过程分析法计算得到寒冷地区典型预制构件的碳排放因子。阎培渝作《低碳混凝土发展的瓶颈与对策》报告,分析总结了当前低碳混凝土发展困境,进一步阐述了“低碳混凝土”定义,详细介绍了水泥低碳技术路线图,依托现有工程实践,阐明建筑行业碳减排实施途径,并就如何实现“低碳混凝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向。下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所长王振地、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长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材所副总工程师王万金、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利俊、江西九岭凝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凯、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首席技术顾问江加标分别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下午的会议由江加标主持。王振地以《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与配筋增强技术》为题作报告。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差是制约挤出式打印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准确评价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并提升3D打印混凝土的整体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难题。王振地从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评价,界面微结构以及配筋增强整体性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给出了解决3D打印混凝土界面结合性能差的技术方案。陈长春带来报告《智能化搅拌站建设实践》。他介绍,近几年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搅拌站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和实践,在建设过程中,依托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系统(ERP)和搅拌站生产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了企业采购和产销场景的信息化、智能化及业财一体化,并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形象阐述了智能化搅拌站的应用成效。王万金作《基于钢渣碳化固碳的负碳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报告。他指出,我国钢铁是经济支柱行业之一,受活性低、潜在膨胀危害等影响,钢渣大量堆积,成为行业痛点。他强调,采用高效碳化技术,钢渣可实现固碳率10%以上,活性指数达到100%,消除潜在膨胀性,可制备负碳活性胶凝材料、低碳水泥及低碳混凝土制品,为我国钢铁行业钢渣高值化综合利用提出新的技术路线。张利俊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与应用进展》为题作报告。他介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高延伸率、多缝开裂、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等特征,当前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具有良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同时国内大量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在进行实验室研究。他介绍了中材国际项目组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并对ECC产品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陈凯带来报告《锂渣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他介绍,锂渣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并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和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以锂渣作为制备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原材料,可实现锂渣资源化、高值化以及无害化处理。陈凯用一系列实验数据直观展示了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过程,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及展望。江加标作《外加剂技术在逆作法施工中的创新实践》报告。他讲到,逆作法施工中先灌后插入桩柱连结新工艺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外加剂技术创新应用为桩柱连接新工艺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促进混凝土配制和生产管理控制水平的提高。他表示,外加剂技术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可以推动混凝土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和发展,为建筑业价值链创造更多附加值,增强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届“井冈山论坛”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主办;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承办;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本届论坛会期为9月6日至7日,会议同期举办UHPC应用技术报告会、“井冈山论坛”十周年专家座谈会、第三届预拌混凝土总工程师论坛暨优秀论文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4-09-23
发布时间:2024-08-19
发布时间:2024-08-19
发布时间:2024-07-17
发布时间:2024-07-10
为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信心、扩市场、增后劲。加强地区行业间的沟通交流,7月3日至7月6日,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以下简称江西省散预协)熊珂秘书长、江西新中路建材有限公司付军副会长、赣州瑞康混凝土有限公司林炳煌副会长、江西强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熊小生副会长、江西吉安和泰混凝土有限公司袁春兰副会长以及江西恒运混凝土有限公司企业代表等有关人员一行9人组成代表团赴河南调研学习。7月4日,调研组一行来到河南省恒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公司李志刚总经理首先介绍了搅拌站的运营情况,并分享了在无人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以及纯现金流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该公司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在上游原材料领域,该公司通过靠前管控,实现了不同粒径骨料搭配的最优化;在生产控制领域,基于数字化和信息化建立数万个配合比的数据库平台,以支持配合比精细化管理,从而降本增效;在行业纠纷争议最大的交货领域,通过组建自有专业团队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智能养护,确保了混凝土的质量。在参观期间,调研组受到了企业的热情接待,详细了解了恒昌运营系统平台中的9大模块后,双方就数字化赋能、行业质量安全、原材料差异化、恶性竞争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7月5日在河南省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常传立会长的组织下,代表团与河南业界同仁进行了座谈交流。常会长介绍了分会的基本情况和服务企业方面的主要工作及下半年度工作计划,参会的河南业界同仁与会人员针对行业和企业面临的痛点以及如何应对、解决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超峰分享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建设产品模块化预制技术与装备研究的技术成果。熊珂秘书长和江西业界同仁介绍了江西行业发展及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商砼企业的调研,特别是企业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在此次调研座谈的交流环节中,双方就协会服务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了未来商砼站转型升级、精细化管理、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和数字化发展等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发布时间:2024-06-25
为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切实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加强理论武装、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载体,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6月22日,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党支部联合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材工业处和法规处党支部及万年水泥厂技术党支部共同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联学共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小永、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法规处副处长关朝江,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党支部书记熊珂、万年水泥厂党委书记、厂长章魁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责任公司工会主席李伟东,党委委员、副厂长胡斯明和技术党支部部分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弋阳方志敏纪念馆肃穆庄严的方志敏雕像前,全体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的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走进纪念馆大厅,全体党员向方志敏烈士敬献花篮,深切缅怀方志敏烈士的丰功伟绩,聆听方志敏从事革命活动的英雄事迹。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昔日的战争展品、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岁月无声任去留,笔墨有情写青史。党员们来到了万年县裴梅镇坞头暴动旧址,这里曾经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的第一个党支部——万年县葛毛坞党支部。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深入了解了赣东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打响万年土地革命第一枪的历史。在坞头暴动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齐声诵读了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选段,从字字句句中深刻感悟了那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材工业处和法规处党支部及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参观了万年水泥厂生产现场,并对万年厂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工作开展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