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5
发布时间:2025-03-18
3月12-13日,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三届第三次理事会在上饶市顺利召开。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和副处长熊承皇、上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程渐东和副局长沈晓明、协会会长宋冬生、各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监事单位、获奖单位代表、各专委会及办事处代表、各设区市(县)行业协会代表和上饶市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以“信用为魂质量为本”为主题,由协会秘书长熊珂和副秘书长刘桂平主持。江西省散预协会会长宋冬生作2024年协会工作报告并部署2025年任务。2024年,协会在党建引领下,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凝聚各方力量。组织建设方面,完善会员管理和运营制度,新入会32家企业,会员单位覆盖全省各地市、县。内部试验室能力建设上,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70家企业通过内部试验室能力建设验收。协会还成功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如“井冈山论坛”和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凝聚力。2025年,协会将加强党建引领,协助行业主管部门修订《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将继续推进“1269行动计划”和数字化转型,强化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此外,协会将打造“井冈山论坛”品牌,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加强对外交流,编写行业发展报告,开展试验室能力大对比活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熊珂作2024年协会财务报告。熊珂介绍了协会基本情况,公布了江西省散预协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以及2024年度协会收支等情况。北京国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家栋邀作《混凝土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控和执行破局策略》主题报告。分析了当前混凝土行业面临的新趋势,如产能过剩、行业洗牌、兼并重组等,并指出法律风险的新特征,包括案件增多、履约率下降、执行难度加大等。提出了多种应收账款清收策略,如协议约定管辖地、突破管辖限制、加速到期、签订补充协议等。针对搅拌站停供问题,会议探讨了双方的应对策略,并强调加强合同管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展示了其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债权收购、托管模式、调解中心等,旨在为混凝土企业提供高效法律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加敏邀作《打造商混企业数智化运营新模式》主题报告。围绕混凝土搅拌站数智化建设,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高效协同。面对行业低产能、高成本、竞争激烈的新常态,数智化建设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实现业财一体化,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混凝土及结构工程研究所洪一粟发布了《2024年江西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受地方政府化债、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等因素影响,行业呈现“产量与价格双降、应收账款周期增长、产能利用率下滑”等特点。全省混凝土产量同比下降22.8%,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0.2%,产能利用率仅为18.4%。企业面临重组洗牌困境,市场竞争激烈。报告分析了行业成本与价格,指出原材料价格下降但销售价格降幅更大,导致部分企业成本倒挂。同时,行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绿色建材推广加速,无人值守系统普及。2025年展望中提到,行业产量预计继续下降,但降幅收窄,价格趋于稳定,绿色化和数字化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此次会议现场举手表决通过了以下事项:一、成立“协会掺合料专业委员会”,由汪文东同志担任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二、撤销协会吉安办事处;三、副会长及副秘书长人选调整和新入会会员单位及理事和常务理事单位变更事项。会上举办了“2024年度双优”和“2024年江西省‘振兴杯’建筑行业(水泥混凝土制品工)职业技能大赛颁奖仪式。程渐东局长首先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上饶市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2024年,上饶市GDP达到3720.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预拌混凝土企业95家,产量752.8万立方米,预拌砂浆企业22家,产量39.4万吨。程渐东强调,全国“两会”释放的政策机遇,特别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房地产政策调整,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他呼吁企业注重创新,推动技术改造和绿色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邀请与会者关注和投资上饶。最后,董文珠处长在会上发表讲话,对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企业家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董文珠指出,预拌混凝土行业作为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创造营收220亿元,吸纳就业2万多人的业绩,但目前面临产能过剩、内卷加剧、账款周期拉长等问题,行业进入下行期。他强调,行业要以“信用为魂、质量为本”为发展核心,通过创新思维和绿色发展实现突破。董文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服务大局,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行业发展;二是坚持创新思维,谋划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三是坚持发展引领,构建行业新貌,推动产品高端化、管理规范化、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最后,董文珠希望协会和企业积极融入新时代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建材行业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5-03-1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员理想信念,省散预协会党支部于3月13日组织参加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议的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赴江西省上饶集中营旧址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革命精神,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纪念馆,参加活动的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全体党员同志还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和群众们依次走进上饶集中营纪念馆、茅家岭监狱旧址,目睹革命烈士在极端环境下的斗争实物与影像资料。缅怀张困斋狱中斗争的故事,面对敌人酷刑,他以钢铁意志保守党的秘密,临终前写下“革命岂能计苦乐,手持真理照山河”;参观李子芳绝笔书,年轻战士在牢房中用指甲刻下《共产党宣言》选段,展现对信仰的至死不渝。深刻感受到先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在血与火的艰难岁月里铸就的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零距离”接触历史,深刻体会到“信仰比生命更重要”的革命内涵。本次红色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省散预协会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根据党中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部署,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学习教育,推动党员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发布时间:2025-02-14
发布时间:2025-02-14
发布时间:2025-02-05
发布时间:2025-01-21
发布时间:2025-01-03
2024年12月27日,《预拌混凝土信用评价管理规范》、《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宣贯会议在南昌市顺利召开。会议以“信用为魂,质量为本”为主题,面向行业重点企业集中宣贯《预拌混凝土信用评价管理规范》、《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题解读。江西省工信厅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宋冬生、秘书长熊珂、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省建材院有限公司和质检站有限公司和生产企业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认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当前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信用为魂、质量为本”。这既是行业和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然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编制信用评价和试验室两个地方标准的初衷。信用评价标准是全国第一个融合诚信、质量、生产、安全、绿色、数字化六大管理于一体的省级地标,将信用作为主线,在突出质量、安全、绿色的同时,创新加入数字化标准,使“信用为魂、质量为本”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全领域,对扭转行业传统低端印象将会发挥极大作用。试验室标准是全国第一个将机制砂、砂浆、混凝土三合一的省级地标。它们的颁布实施,意味着行业发展正在向更高水平的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迈进。会议指出,此次集中宣贯目的就是要通过标准引领,强化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水平,引导和推动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为大家走出寒冬、拥抱春天提供方向和路径。现在离正式实施不到半年时间,需要各级各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省工信厅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围绕行业关注的难点,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标准评价成果的运用,加快低效产能、非法站点等清理整治,推动行业真正规范、安全、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省协会、省建材院要协同地市工信部门、协会组织,进一步强化标准宣贯,创新宣贯方式,推动标准切实落地落实。各生产企业要牢固树立“信用为魂、质量为本”的意识,积极组织员工学习标准、熟悉标准、使用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6
发布时间:2024-10-18
发布时间:2024-09-23
十年磨一剑,砥砺新征程。9月6日上午,第十届“井冈山论坛”重回故地,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幕。论坛深入学习领悟“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以“厚植新质生产力,助力混凝土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聚焦低碳混凝土发展技术、评价和应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精英人士围绕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井冈山论坛的创立,是以“井冈山精神”为遵循,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助推行业升级发展。十年来,近200名资深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论坛活动,发布300余篇专题论文,聚集前沿热点和最新动态,提出大量真知灼见,积极应对行业挑战、破解发展困局,成果丰硕多样,影响深远广泛。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材工业处处长董文珠,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飞,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项目服务处处长王亚峰,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宋冬生,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青亚,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谢东等领导嘉宾及行业同仁共计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主持。吴文贵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十年努力,“井冈山论坛”已成为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的最大宗应用材料,是“中国建造”品牌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更面临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预拌混凝土行业面临着周期性、趋势性以及结构调整带来的多重压力,企业应当如何度过这一历史时期?吴文贵指出,一要解决现金流问题,通过“遏制增量减少存量”走出应收账款困境;二要解决盈利能力问题,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三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改造,充分发挥行业消纳固废的产业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固废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加快数字化与绿色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董文珠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井冈山论坛”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表示,论坛已成长为全国混凝土产业技术领域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享发展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平台,对持续助力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董文珠指出,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力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全国产量从2013年11.7亿立方米增长至2023年26.9亿立方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产能过剩、行业内卷、账款拖欠、创新不足等困局亟需化解。我们要以产业思维谋划行业发展,以创新手段突破产业瓶颈,以绿色理念改变增长方式,全力构建政策、标准、技术、要素配置“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行业步入更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柴文忠作《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报告,他围绕城乡规划调整和城市减量发展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以及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对混凝土技术进步的需求,工业园区(厂区)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混凝土企业转型升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化支撑混凝土企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王启宇分享了《“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NO.2020YFC1909900)的拓展应用》报告,围绕混凝土搅拌站废浆再生利用提出解决方案,对比探讨多种废浆处置、利用的最佳方案,介绍了部分措施的误区,并针对性给出意见,助力企业固废处理提质增效。易臻伟作《二氧化碳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报告,从二氧化碳矿化混凝土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浙江大学技术路线与特点等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浙江大学对该技术的思考研究与实践成果。他表示,该技术未来将向着适配性更强,高整合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原位矿化发展,建议加强二氧化碳排放和利用相关的计量与标准顶层设计与协同联动。杨思忠以《预制混凝土构件碳排放因子全因素计算研究》为题,介绍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调研,开展的预制构件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提出预制构件全因素碳排放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等因素对预制构件碳排放的影响,首次采用过程分析法计算得到寒冷地区典型预制构件的碳排放因子。阎培渝作《低碳混凝土发展的瓶颈与对策》报告,分析总结了当前低碳混凝土发展困境,进一步阐述了“低碳混凝土”定义,详细介绍了水泥低碳技术路线图,依托现有工程实践,阐明建筑行业碳减排实施途径,并就如何实现“低碳混凝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向。下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所长王振地、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长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材所副总工程师王万金、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利俊、江西九岭凝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凯、CCPA预拌混凝土分会首席技术顾问江加标分别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下午的会议由江加标主持。王振地以《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与配筋增强技术》为题作报告。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差是制约挤出式打印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准确评价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并提升3D打印混凝土的整体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难题。王振地从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评价,界面微结构以及配筋增强整体性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给出了解决3D打印混凝土界面结合性能差的技术方案。陈长春带来报告《智能化搅拌站建设实践》。他介绍,近几年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搅拌站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和实践,在建设过程中,依托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系统(ERP)和搅拌站生产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了企业采购和产销场景的信息化、智能化及业财一体化,并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形象阐述了智能化搅拌站的应用成效。王万金作《基于钢渣碳化固碳的负碳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报告。他指出,我国钢铁是经济支柱行业之一,受活性低、潜在膨胀危害等影响,钢渣大量堆积,成为行业痛点。他强调,采用高效碳化技术,钢渣可实现固碳率10%以上,活性指数达到100%,消除潜在膨胀性,可制备负碳活性胶凝材料、低碳水泥及低碳混凝土制品,为我国钢铁行业钢渣高值化综合利用提出新的技术路线。张利俊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与应用进展》为题作报告。他介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高延伸率、多缝开裂、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等特征,当前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具有良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同时国内大量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在进行实验室研究。他介绍了中材国际项目组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并对ECC产品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陈凯带来报告《锂渣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他介绍,锂渣中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并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和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以锂渣作为制备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原材料,可实现锂渣资源化、高值化以及无害化处理。陈凯用一系列实验数据直观展示了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过程,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及展望。江加标作《外加剂技术在逆作法施工中的创新实践》报告。他讲到,逆作法施工中先灌后插入桩柱连结新工艺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外加剂技术创新应用为桩柱连接新工艺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促进混凝土配制和生产管理控制水平的提高。他表示,外加剂技术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可以推动混凝土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和发展,为建筑业价值链创造更多附加值,增强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届“井冈山论坛”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主办;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承办;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本届论坛会期为9月6日至7日,会议同期举办UHPC应用技术报告会、“井冈山论坛”十周年专家座谈会、第三届预拌混凝土总工程师论坛暨优秀论文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4-09-23